本課程以設計工作室 Design Studio 之實作與討論為主,以PBL教學方式,並著重學生個人原創性的啟發與團隊合作的默契,課程中學生需要實際熟悉與操作各種媒材和數位工具,來執行設計概念或...
姓 名 | 黃琬雯 |
---|---|
電子信箱 | wanwen@saturn.yzu.edu.tw |
服務學校 | 元智大學 |
系所單位 | 藝術與設系學系 |
職 稱 | 助理教授 |
姓 名 | 黃琬雯 |
---|---|
現 職 |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系學系助理教授 |
wanwen@saturn.yzu.edu.tw | |
個人網頁 | http://www.ad.yzu.edu.tw/staff/full-time-teachers/wanwenhuang |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專攻( 博士)
設計方法論、住居類型學、世界傳統聚落與民居之調查與研究、資料庫系統、藝術與文化產業、設計創作、設計史。
近年致力於地方創生、社區設計、再設計Re-design、土耳其世界遺產城市Bergama之研究。編譯書籍有「東京論」、「同居台北」、「SUEP. Book2:末光弘和+末光陽子設計理論」、「黃埔新村以住代護紀實」、「花東海岸小教堂測繪紀實」、繪本「AlinaAnila」。
中文課程名稱: | 【106-2】設計創作(四) |
---|---|
英文課程名稱: | Design Studio IV |
教師姓名: | 黃琬雯 |
開課學校/系所: | 元智大學 |
開課學期: | 1062 |
學分數: | 3 學分 |
課程關鍵字: |
數位製圖與建模
社區環境調查與記錄 室內設計 建築設計 |
課程領域: | 科學及方法 |
課程階層: | 基礎 |
應用數位技術/工具: |
Auto CAD, Sketch up, Lumion |
先備課程: |
設計創作(三)
設計電腦繪圖(ㄧ) 進階設計電腦繪圖 |
延伸及相關課程: |
藝術與設計創作(一)
藝術與設計創作(二) |
本課程以設計工作室 Design Studio 之實作與討論為主,以PBL教學方式,並著重學生個人原創性的啟發與團隊合作的默契,課程中學生需要實際熟悉與操作各種媒材和數位工具,來執行設計概念或構想的可能性。「小屋食堂」與「寄居工所」兩個設計課題則為課程「強調一個居室以下的尺度,以人居生活為主要關懷」的設計創作專題;課程也融入「移地教學」和「共授課程」,讓學生以各種不同的設計面向切入社區參與式設,將社區環境、居民生活、地方文化與建築設計融為一體,了解社區參與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學生的設計也會更貼近實際需要。
主要課程內容與設計發展過程如下:
1.進行基地觀察與數位地圖標記
2.基地色彩與質感的記錄與轉化
3.使用雷射測距儀測繪基地,並製圖與建模
4.使用者與機能活動的設定
5.案例分析 (室內設計偏重於色彩與質感,建築設計則重視材料、結構與構造)
6.繪製3D模型來做光影、材料與色彩的模擬
7. 公開發表與成果展覽
8. 影像剪輯與建置網頁
本課程【設計創作(四)】為大二下學期的專業核心必修課,studio-based 形式,小班制,以設計創作設計結合數位技術實作課程。必須先修過大二上「設計創作(三)」才能修習本課程。因成果表現要求3d繪圖與建模,學生最好已修過大ㄧ「設計電腦繪圖(ㄧ)」與大二上「進階設計電腦繪圖」。
課堂教學+小組討論 (佔總授課時數 1/3 以上)
• 階段性評量設計 本課程主要著重實作,數位工具應用與設計創意發想,學生必須以「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透過每週設計作業與同儕、助教或教師,甚至是 業師、居民等密切互動與討論來強化實務能力。因此不適以傳統測驗的方式評 量,而採用質化或公開評圖之方式進行學習評量。評量者(教師、助教)透過 學生的實作與口同發表等呈現,給予評分(占50%)。
課程訂出五項評量項目:創意、造型、邏輯、完整性、表現能力。讓同儕互 評、助教及專家(含授課老師)共同討論每週的作品,隨時掌握學生學習之狀 況與進度。
• 總結性評量設計 採用多元評量方法中的實作評量,以觀察及專業判斷來評量學生學習成果。課 程將舉辦「成果展」與「公開評圖」。學生發表和分享設計過程和最後的作品, 邀請校外專家予以建議和評分(占35%),同時也提供同儕互評的機會(45%)。評 量項目同樣包含創意、造型、邏輯、完整性、表現能力。
本課程內容分為兩個階段與設計主題(如下所示),期中與期末各會舉行一場公開 發表與展覽,並邀請校外業師或專業人士給予學生意見與評量。
設計任務ㄧ:小屋食堂(室內設計)(八週+期中成果發表)
1. 基地觀察: 基地調查與測繪(黃色小屋)+社區規劃師專題演講 (二週)
2. 業師講座: 室內設計師或建築師專題演講 (一週)
3. 基地分析:基地涵構轉化為設計元素,質感、色彩與形式(ㄧ週)
4. 設計發展:利用3D 繪圖軟體等工具來進行室內設計方案的模擬(三週)
5. 評圖展覽:邀請業師、里長或居民參與評圖,於社區內辦理成果展(一週)
設計任務二: SOHO HOUSE(建築設計)(八週+期末成果發表)
1. 基地觀察: 利用空拍機調查與選定基地(內壢里,一週)
2. 業師講座: 建築師或景觀設計師專題演講 (一週)
3. 基地分析:基地涵構轉化為設計元素,機能、結構與構造(二週)
4. 設計發展:利用3D 繪圖軟體等工具來進行建築設計方案的模擬(三週)
5. 評圖展覽:邀請業師、里長或居民參與評圖,於社區內辦理成果展(一週)
CH 1. 小屋食堂_序言 / 黃琬雯
CH 2. 小屋食堂_基地觀察 / 黃琬雯
CH 3. 小屋食堂_業師演講 / 黃琬雯
CH 4. 小屋食堂_顏色與質感 / 黃琬雯
CH 5. 小屋食堂_記憶中的味道 / 黃琬雯
CH 6. 小屋食堂_概念與型態轉換 / 黃琬雯
CH 7. 小屋食堂_公開評圖與展覽+課程發展全程影片 / 黃琬雯
CH 8. 住居工所_設計開題 / 黃琬雯
CH 9. 住居工所_學習使用空拍機觀察基地 / 黃琬雯
CH 10. 住居工所_業師共授課程 / 黃琬雯 / 楊承浩
CH 11. 住居工所_設計發展與數位工具應用 / 黃琬雯
CH 12. 住居工所_公開評圖與競圖
CH 13. 小屋食堂_實作紀錄
CH 14. 後續規劃_專書記錄與小屋食堂開幕
17人
學生作品
* 計畫成果籍「小屋食堂 House in House」博客來書店連結(可參閱目錄和序言、部分內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3064
* 「小屋食堂」學生成果資料(共六組)
https://ning100115.wixsite.com/mysite-5/project01
* 「住居工所」學生成果資料(共七組)
https://ning100115.wixsite.com/mysite-5/project08
1062學期「設計創作(四)」的母頁連結:https://ning100115.wixsite.com/mysit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