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以海洋人文為教學主題,從口述到記錄、從文字到影像(文化傳遞與知識型態)、轉化、儲存、分享與數位加值應用,藉由設計思考的方法與步驟,以故事、記憶、知識傳承為基礎,引導學生從問題發現、需求定...
姓 名 |
吳如娟
沈揚庭 徐偉傑 黃智彥 李靜儀 陳至柔 |
---|---|
電子信箱 |
katejcwu@mail.fcu.edu.tw
bowbowshen@gmail.com moonfriends@yahoo.com.tw cyhuang@fcu.edu.tw cyilee@fcu.edu.tw benson@gms.npu.edu.tw |
服務學校 |
逢甲大學
逢甲大學 逢甲大學 逢甲大學 逢甲大學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
系所單位 |
企業管理學(系)所
建築專業學院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 跨領域設計學院 行銷暨物流管理系 |
職 稱 |
副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 博士後研究員 教授 |
姓 名 | 吳如娟 |
---|---|
現 職 | 副教授 |
katejcwu@mail.fcu.edut.w | |
個人網頁 | http://www.ba.fcu.edu.tw/wSite/ct?xItem=2f45e7ea75f14c30&ctNode=43355&mp=460101&submit=åäººè³æ |
博士
資通訊科技服務創新ICT Innovative Service
企業電子化Electronic Business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數位人文領域
深耕、創新、永續:建構離島社會發展新典範-子計畫(四):海洋文化社區(群)的轉型-人文運旅整合創新服務模式
4i工程人才培育研究計畫-跨領域工程人才社會創新與創業參與計畫(跨領域工程教育人才育與研究計畫)
企業系統服務創新的發展與採用:組織特性、企業文化、與任務科技配適
記憶與記錄:以資通訊科技創新石滬文化體驗服務之研究
資通訊科技融入創新教學之研究:活動元素、教與學
姓 名 | 沈揚庭 |
---|---|
現 職 | 副教授 |
bowbowshen@gmail.com | |
個人網頁 | http://www.arch.fcu.edu.tw/wSite/ct?xItem=b3906b170da36acf&ctNode=42223&mp=330103&submit=åäººè³æ |
博士
建築設計理論與規劃Architecture Design
電腦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數位製作/電腦輔助製作Digital Fabrication/CAD to CAM
人機互動設計HCI(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
資訊視覺化設計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參數式設計Parametric Design
響應式網頁設計RWD(Responsive Web Design)
使用者經驗評估UX(User Experience Evaluation)
建築資訊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行動應用程式設計APP(Mobile Application)
雲同平台: 發展雲端同步化BIM管理平台應用於建物智慧維運之研究與實作
應用綠色建築資訊建模Green BIM作為淨零耗能建築整合性設計決策程序的研究
韌性宜居智慧城市:以適地性自願地理資訊結合社群媒體巨量資料建構智慧市民參與下的韌性城市宜居生活指標-應用建築資訊模型參數設變引擎建構智慧城市三維巨量資料管理平台
智慧喇叭為中心的環境氛圍推薦系統以提升用戶情緒體驗
基於CDIO理念的跨領域終端課程改造與實踐(想像力與創新思維融入工程教育人才培育與研究)
姓 名 | 徐偉傑 |
---|---|
現 職 | 助理教授 |
moonfriends@yahoo.com.tw | |
個人網頁 | http://www.gipp.fcu.edu.tw/wSite/ct?xItem=a6b609e6cc334985&ctNode=16224&mp=570101&submit=åäººè³æ |
博士
兩岸關係
區域發展
產學社學會
4i工程人才培育研究計畫-跨領域工程人才社會創新與創業參與計畫(跨領域工程教育人才育與研究計畫)
107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學在地實踐社會責任計畫—「中台灣弱勢與偏鄉行動服務支持系統」
105-澎湖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總顧問團隊設置與政策行銷計畫
中文課程名稱: | 【107-2】數位人文的創新與實踐:海洋文化數位典藏 |
---|---|
英文課程名稱: |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digital humanities: Digital archive of Marine Culture |
教師姓名: |
吳如娟
沈揚庭 徐偉傑 黃智彥 |
開課學校/系所: | 逢甲大學 |
開課學期: | 1072 |
學分數: | 3 學分 |
課程關鍵字: |
數位人文
海洋文化 石滬 數位典藏 |
課程領域: | 人文學 |
課程階層: | 中階 |
應用數位技術/工具: |
|
先備課程: | 文化與環境:心方向,新起點,海的故事繪本 |
延伸及相關課程: | 無 |
參考網站: | FishingMark |
本課程以海洋人文為教學主題,從口述到記錄、從文字到影像(文化傳遞與知識型態)、轉化、儲存、分享與數位加值應用,藉由設計思考的方法與步驟,以故事、記憶、知識傳承為基礎,引導學生從問題發現、需求定義、創意發想到實作數位人文應用服務,建立數位人文的基本概念與應用能力,發展出數位人文的創新服務與實踐應用。
課程設計融入MIT的CDIO工程教育『學中做』概念、史丹佛大學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與專題導向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學模式,課程內容包含觀念建立、主題敘事能力培養、內容數位化、資訊工具應用與整合等,課程方式包含構思設計與實作歷程以及實地踏查等。
課程執行透過常用的社群媒體與臉書粉絲專頁等社群平台,定期/不定期分享課程相關資訊(知識、課程紀錄、課程採訪及微影片)及與數位人文有關科普小知識,同時將課程成果及典藏資料整合於FishingMark網站中,讓更多學生甚或是民眾對於海洋文化有更多的想像與了解,讓海洋文化的知識與記憶,透過典藏網站永續經營。
『數位人文的創新與實踐:海洋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DHXMC/
石滬數位動態典藏網:http://fishingmark.synology.me:8080
石滬相關介紹影片:
石滬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
石滬建造:https://www.youtube.com/watch…
石滬漁權:https://www.youtube.com/watch…
石滬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v=SUVC8denPqY
相關課程:
107-1 逢甲大學 跨領域設計學院 文化與環境:心方向。新起點。海的故事繪本
其他
1.分組報告:各組於課程執行期間,定期產出階段性的執行紀錄與報告。
2.實作評量:數位人文應用實作,例如:海洋文化影片、電子書。
3.數位人文服務設計與實施成果:各組提出具有可執行性的數位人文服務實施方案。
(學習評量方式至少須兩項評分項目,評量方式及配分由老師自訂,以上僅供參考之用)
本課程為三學分課程,依照主題規劃為十四個單元課程與對應的數位影音教材。
第一單元至第十四單元係包含不同主題單元之教學影片與講義教材,第七單元係包含田野調查與人物誌訪談技巧準備與實地踏查等;
第十五單元至第十八單元為本課程執行過程之補充影音資料,包含整體課程教整體實際執行過程、授課教師與學生的回饋等影音資料。
大二以上不分科系
#2石滬故事
#2石滬故事
蒐集一個石滬故事(300-1000字;不含圖片)
資料蒐集方式不拘
作業檔案名稱:10702_fcu_ds_DH#1_系別_姓名_學號